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新鞋子.新希望

12月11日這天,是我第三次的回診,來到榮總照例是排在上午.由石膏師先把石膏給切掉,整個腳已浮腫發紅,腳皮脫落無數,但還是覺得輕鬆不少....這次應該是到石膏室的最後一次吧!

陳醫師說可以踩地了,但還是要把腳踝固定好,問我要上石膏踩地,還是自費穿固定鞋?上石膏的話,踩久了還是會裂掉,而且腳肯定會發養又發臭,固定鞋的話可拆下來清洗,比較方便安全,當下就決定要用自費的器具.


不倒一會廠商就送來這款新鞋,帶來鞋子的這位小姐,馬上為我解說及幫我穿上,還邊穿邊說"王建民"及"蕭亞軒"都是穿這一種的.這種鞋,還滿輕的,而且內部有安全氣囊可充氣放氣,以保持適度的鬆緊,外型也很"機械感",很像 HONDA的小機器人-ASIMO


嘗試的開始走路之後,走路的方式還是向機器人一樣,很僵硬,甚至比之前用柺杖還漫,而還是要柺杖的扶持,以免腳軟.

總之,今天花了銀子買了鞋子,心情感到特別的輕鬆愉快,畢竟我的腳又向復原之路邁前了一步!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再見-藍色聖誕靴

當坐上金源從高雄開來的FREECA之後,終於呼吸到真正屬於外面的空氣,雖然來到了陽光充足的南台灣靜養,但在回家前的平和國小小聚,才感覺這天的陽光才是燦爛的.跟腱斷裂術後的2週後,在大批同學的護航之下,終於要回高雄家了.

當離開潮州的岳父家,見岳父大人在門外揮別,「那眼框我見過...」!當年岳父在嫁掉他乖女兒時,我從車內望去,岳父大臉上的眼框就是那樣...多謝潮州父親及阿姨的照顧,每天懶在沙發上,肚子從不知飢餓的感覺,讓我可以安心的養傷,也感謝各方同學朋友的關心,以及老婆的辛苦.腳好了一些就該回去繼續上班了,也讓潮州岳父他們,繼續悠閒的生活.

1個月前就弄斷了腳後跟腱,腳後跟腱又名阿基里斯腱,正是人體最大的肌腱.在相傳希臘神話中,阿基里斯的母親忒提斯是不死的神,忒提斯每次生育之後,無一例外都將孩子放到天火中煉,但都以失敗告終。在阿基里斯出生後,忒提斯照樣捏著他的腳踝將他浸泡在冥河斯堤克斯(一說天火)中,使他全身刀槍不入,惟有腳踝(被忒提斯手握著,沒有浸到冥河)。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基里斯最後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太陽神阿波羅指點下,用箭射中阿基里斯唯一的弱點腳踝,希臘人的第一勇士因此而死去。由布萊德彼特主演的特洛木馬屠城記中有演,可以去看看.

閒閒在家的日子,查了一些資料得知:<阿基里斯腱斷裂是發生在運動的過程之中,至於從事慢跑、劍道、羽毛球、排球、籃球及社交舞、芭蕾舞等運動,都容易因過度使用而產生傷害。而資料也說如過度使用,重複施力的累積量超過身體的適應能力,以致無法負荷,會導致病變。因此,若在錯誤使用下從事運動,特別是跳躍動作及瞬間加速、減速運動,都將引發阿基里斯腱病變。 尤其是因為進行羽毛球運動而受傷的比例是所有運動中最高的;再者,阿基里斯腱斷裂的人大部分是男性患者。很明顯地,男性患者阿基里斯腱斷裂的比例相對於女性患者是相當高的 (1.7:1 ~ 12:1);另外,左腳阿基里斯腱斷裂的比例比右腳高;而且大部分是發生在30 ~ 40 歲之中的男性居多。而探究其成因,不外乎是運動方式不當或是阿基里斯腱老化的關係>
看來,我的阿基里斯腱在不到40歲就搞斷了,且大致上都符合以上的資料,而且加上剛出生時,產婆可能也只抓住我的腳裸倒吊,用聖水擦洗身體,一定沒有洗到我的腳裸.....@_@"

腳受傷後已經過了1個月了,由手術後第一階段的石膏板固定,經第二階段拆部分縫線及打上全包覆的固定石膏,現在已要進入第三階段了:拆掉開刀時的全部縫線,把腳掌壓到與小腿成幾近90度再打上石膏,續包2週,但還不能出力著地.
11月27日的醫院回診,先到石膏室後,由小韓石膏師傅,拿出一把圓形磨刀,動作俐落的在深淺均一下,開始切石膏.這並不像傳言中有的怕會切到肉,頻頻問說如果感到熱熱的就要講.就這樣,這藍色3M石膏不到幾秒就脫離了....再見-我的藍色聖誕靴.




石膏切掉後又回到陳醫師那,醫師說傷口復原良好,在陳醫師剪掉最後一根縫線後,開始說明一下:這個階段還是要上石膏,調整腳掌的角度....原以為這個階段要開始穿鐵鞋復健了,但還沒有.而剛拆掉石膏後,感覺不到腳的存在,輕飄飄的.在石膏室外,慢慢壓了腳掌好久,才調整到石膏師父滿意的角度,在自己又可以負荷的範圍下,再進去石膏室包石膏.這一次,我跟小韓石膏師要求要包粉紅色的(原以為沒有,隨便哈拉而已),師傅說有桃紅色(驚!!!),但沒了,只剩藍色,3M種石膏大概有5種顏色,綠的、黃的、白的....心想還好沒,不然包粉紅色多娘阿!不然下階段肯定變"再見-粉紅KITTY襪". 小韓師傅還是動作熟練的不到幾分鐘就完成了他的新的作品.

現在,又包上了跟原來一樣的藍色石膏,只是腳掌的角度不一樣而已.而這隻藍色石膏名子也想好了,就取"憂鬱珊瑚藍"吧!~後續只要再悶個2週,就可以邁向第四階段,穿鐵鞋了!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本季最末站--內獅瀑布南台灣遊



2009.10.24 我、Kevin、Sam

預計內獅瀑布遊的當日,因為飽受風災之苦一直延宕延宕....
而彷山林道聽說也只能到檢查哨附近,也不知往內獅瀑布的路是否也因此柔腸寸斷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登桑留守‧萬金山


日期:2009.10.24 文仔與我

好久到沒到泰武村看看了.今早與文仔從沿山公路切上來,開在蜿蜒而上的道路,感覺沒什麼多大的變化.
但路邊常常可見的乾溪及岩壁,流水倒是不少.

來到泰武村莊,停在泰武咖啡望了一會,只見二位腳踏客,並無多人,而泰武咖啡也尚未營業.

由於今日計畫想去附近共三座山看看,於是想縮短登桑留守山的時間...遂再往前開4.5k的距離,即可到達較快路徑的登山口.


再往前的路,變化就大了,路基或缺口或掏空皆是,路面也坑坑洞洞高低起伏落差,沿路左閃右繞,底盤又會碰底,我的車跟本應付不了,路旁有些電桿歪斜,還有整支躺平在山谷的,之前的路一定更慘...
開了約2k後,決定不再為難愛車了,就轉頭回到了泰武村.

由泰武村旁的叉路直進,開到滿意之後才下車登爬
先爬桑留守吧!回程再來爬忙蝉主山吧....文仔很快就有共同的看法.而今天主要是不想跑太遠,桑留守山/虻彈主山/萬金山都在附近,一天的時間應來的及全掃.

一開始是路況很好的產業路,路旁長滿了結實累累的咖啡.以前從沒有見過這麼多的咖啡結果,原來是來的季節不一樣,以前沒大量結果罷了!



沿路的觀蟲賞草,走得倒也慢...


一走到這裡,發現對面的山頭應該是亞麻灣山,而後面圓圓的山應該是鱈葉根吧!

而瓦魯斯溪也肥大了不少,正匆忙的往來義那邊流去!

一邊看地圖一邊注意叉路,終於看到一間地圖上標示的民宅

不是民宅!這應該是山上的別墅吧!前面草地乾乾淨淨,週圍也植了一些花木.
由於在此找不到路口,觀望閒晃了一下,剛好有人出現,於是就攔人問路....
原來同是潮洲人...套了交情之後,才知道登點就在這屋後....還說當年他的房子座標,就是由山頂的三角點引下來的,上山的路還是他親手砍出來的....連聲說謝之後就繼續往前...這位朋友還很熱心的交代,這隻狗不會咬人的.....

就這段最陡

但也不到20分就到了


這裡視野被一些稀疏的樹木擋到,再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看到北大武那邊的山頭
回程的路上,文仔在某個路旁眼到了登山布條,於是又進去探了一下,原以為會有什麼新的山頭出現...

但愈走愈不對,終於....又看到了那間民宅!原來是剛剛把地圖上線當下線爬了,這條才是上線...難怪一開始的地圖都看不懂?!

就這樣,回到泰武村吃午餐也1點了,幾乎爬了2次桑留守山,而虻彈主山也就不想去了...肚子餓死了,煮麵泡茶先!


下午來到馬仕部落的活動中心後,心想萬金山2百多公尺應該好連吧...繼續未完成的路~~
停車場旁是一大片的森林,入口該往也不知道.胡亂檢了一條腳路好一點的就上了
而馬上就看到登山布條了,沿路走來布條少得可憐,有些路徑又不太明顯,似有似無,而整個森林樹木又長的茂密,
就在2個路痴找不到路下,提早下班!



信心滿滿的要探頂三座山,只完成1座,今天只得分33分,但運動效果90分,找路繞來繞去的,也搞得汗流浹背呢!


‧桑留守山 屏東縣泰武鄉 三等三角點 7117號 H1042M。旁邊還有一顆”台灣省 東港溪水源”水泥柱。
‧虻彈主山 屏東縣泰武鄉 台灣省政府所立圖根點 H1003M
‧萬金山 屏東縣泰武鄉 三等三角點 337號 H242M。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笠頂山記實


佳義村的上方就是笠頂山,山勢雖不高,但從四號登山口一口氣直上,還是會讓人臉色發白
繼上次的笠頂真笠縱走後,也沒機會再過來看看,說實在上次登爬也懶的繞到三角點一看究竟
所謂山不在高,有人氣則旺,笠頂是屏東附近最方便攀爬,非常熱門及易親近的一座郊山
在山頭上的休息區遇到眾多山友,10之八九無不問道是如何上來的?路不是斷了嗎!?還頻頻詢問路況如何?
稜線上陣陣的山風吹來,清涼無比,更覺的舒爽,真想在上面睡個覺......

好久沒有騎在這綠色長廊了..


白色的萬金教堂,充滿了歷史與歲月的味道....殊不知背後的萬金大監獄歲月,是那麼的難敖...

提早上了一段陡坡路~ 一條披著綠璧的陡坡路--我還是不能當專業的嚮導.. 這一條歧途路,還滿有味的~~

這一條歧途路,還滿有味的~~ 發現方向不對,攔了一個原住民問才回頭,但已爬了1km
真正的好戲才要展開~
鴨母寮的陡坡開始,一開始又陡又滑又濕!路又小,沿路又有警告標示:"路狹路陡,請勿進入以免危險!"爬了一小段,見到一群攝影人士在拍鴨母寮(每隻都是長砲管在打鴨母),也下來假裝很專業的拍了一張

水泥路一直上坡...一直上坡...一直上坡......

到了 一個大轉彎處,遠眺鴨母寮

巍峨母校的最後方...想當年教室大概在右側那邊.....偏一點.....

跟車子合照
休息完了繼續

到了 一轉彎處再休息一下,這是9月份正式重見天日的第一站....不再電腦裡打打殺殺!

9月是油桐花開的季節嗎?沿路上可見油桐花瓣散落路中...

再繼續奮戰的途中,就遠遠傳來熱鬧的歌聲,笠頂半山腰第一大站~土拉休息站

這裡很多座位,雖沒有消費,坐在土拉的桌椅,老闆還微笑的跟我點頭

從土拉出發繼續上登,路愈來愈小路況也愈來愈不好,體力也慢慢慢慢消耗....

遇上最大的缺口,心想繼上次北湖呂不給過後,這次又要半途而廢嗎?
觀察地形後打算上切高繞~用接力的方式扛車,好繼次腳滑,差點滾落到崩塌處...有一點小驚!!
遭了!"我該何去何從"的感覺上來了!換養哥在思考下一步了
發現稜線就在上頭,不時傳來山友的交談聲..
往三角點路的路徑開始變的不能騎了~沿路養哥問我還多遠?還多遠?...我一直說快到了快到了(其實我真的不知道)
沿路登山布條不斷,我確定真的快到了!!

感謝養哥陪我上來!
2009.09.19 於笠頂山三角點
  • 笠頂山編號7109,海拔659公尺
  • 位於瑪家鄉佳義村,是屏東地區假日登山人數最多的山岳之一,以上班族為主,故有「公教山」之稱。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給從前的日子

在南台灣山林盡數躺平下,昔日的霧台之行更需要在我的日記裡留存.

經典的24線公路從山地門沿路而上經達來、伊拉、神山、霧台到最深遠的村落阿禮全數上了水災新聞而支線部落大武德文大社也無一幸免

霧台路線:車停內埔農工出發...而8月的大水災卻變成機由內埔農工出發...
昔日的出發點變成今日救援的大本營
伊拉~一個漂亮的溪谷部落,卻是一個令人神傷的地方
阿禮~臺24的盡頭
德文公園的老榕好久沒見了

大社的獵人說:我們的耆老會比那些穿西裝的高官笨嗎?開發山林資源完了叫我們遷村就遷村?!抗議!!!我們永遠不離開我們的大母母山!!

往大社不知名的路邊探得一清幽野溪,也沒機會騎腳踏車去了

佳暮大武環線也消失在8月........


茂林一帶最高的山~尾寮山20小時雨量灌破一千二百七十一毫米,一舉竄升台灣歷年單一測站單日雨量第一名

茂林風景管理處沒了!直接拉到最理的部落多納...多納溫泉也沒了~再也沒有人深夜還要我陪他泡溫泉了!而旁邊多納林道?....在嗎?
2008.03.22~多納林道坍方盡頭處


泰武村才牽村50週年又因地質滑動要遷村~嗚....我才剛混熟就....

泰武鄉大武山脈的水也傾洩而下,每條溪都稱的太飽....
2008.02.22北大武新春試跑~於瓦魯士溪

以後要抵扣南疆之巔,會更加辛苦
2009.02.28登北大武


來義鄉最偏遠的大後,有鴛鴦瀑布,不知還在不在?上次沒排成,等下下下次吧.....下次請早!

那麼近在南大武山腳下還是地一次~獨自上來社山登山口是那麼的舒爽...
2008.12.25來義大後探路行

昔日清澈的來社溪大峽谷,想玩也沒得玩了
不能再相約山頂見了..........
2008.10.05萬安蘭花園


丹林
嘗試的走入來義~吊橋依然完整如初,橋下的水量不大但卻黃濁

丹林道路山線段,被棚集山無情的覆蓋

所以屏114是不能騎的!!!

來義國小操場也缺了壹大塊



桃園鄉梅山是每個過往南橫的旅人必定駐足留下痕跡的地方
老濃溪上方座落山谷鮮明的吊橋,過客匆匆,留下的只是走過的痕跡和你的回憶....
2009.01.09梅蘭林道

冒著摔落懸崖的危險也要出外逛逛,尋找生命中的樂趣......


東台灣也不好過,出名難到錯了嗎?(只是有點貴)~離山邊那麼遠也中槍

嘉蘭村....嘉蘭村好熟的名字.....電視上報導的嘉蘭村終於回憶起來了...

2008.12.17臺東比魯溫泉
有幸跟著車隊,一起前往四驅朝聖之地~台東比魯溫泉
記得那天大夥約在台灣牛集合,無聊之中順手幫麵店拍了1張留念

沿著太麻里溪旁岸道直行,經過一個要爬坡的小村落,巷道狹小,車隊經過每個小孩子都好奇的看著,而大人好像習以為常,只是又一批要來消費山林的都市人罷了(那個小村落就是嘉蘭村)......

同樣是大武山脈,東西二邊都不好過!

車友說這裡的路況每年都不一樣~朔著太麻里溪走再切到支流斗里斗里溪....而沿路....真.的.很.美!

在枯水期的時候,才有一窺比魯溫泉的機會
人生難免有風險,更何況拔山涉水,雖然是枯水期一無小心還是刁車
想想大雨來臨時太麻里溪,肯定是窮兇惡水!!

傳說中的牛奶第一泡?第二泡?蛋花湯?我也搞不懂,反正就是聖地到了~

天然溫泉+冷溪,每年的泡湯池形狀也都不一樣............那棵老榕不知是否健在?

在冬天晚上,一點寒意也沒,溫暖的營地,比魯的夜晚~~這天晚上大約上百頂帳棚~~又是一個經典的"比魯之夜"


暑假~竟然是在一個又一個傳來敲心的災難中結束....
9月的再出發,從沒有大災情的士文開始吧!!

在士文橋上,還看得出暴水肆虐過的凔疤

往士文村依稀可看出剛整理過的落石

很不幸的連外出健個行,也不給過...@#!!

很不甘心的從旁高繞一直陡上,可惜無路徑,只好草草作罷
2009.09.11~北湖呂

展望良好的步道,也稍解未能完賽之憾
2009.09.11北湖呂登山步道望士文村


風災過後,嚴重的讓人失去性命,讓很多人失去興趣,影響生活的樂趣,打亂生命的節奏.......
但活在當下,我還是要努力的騎..努力的走...
~雖然人生中有風險~